这座钟是由钟表大师汉斯·朗格(1924年出生)于1980年至1986年间制作。它总共有38个钟盘,显示天文数据和历法信息。
行星仪
这个显示盘显示了行星围绕太阳公转的轨迹。它们的轨道周期从最内层到最外层逐渐增加。水星围绕太阳旋转仅需88天;海王星需要163年多。
6颗最内层行星的距离按比例保持不变;而天王星和海王星则按比例缩小。
行星仪下面的海报展示了各个行星的真实比例。
天体钟
这台天文钟,在一个描绘黄道带的指示环中,根据它们的星座,再现了太阳、地球和月亮的运行轨迹。在太阳和月亮的指示器旁边,一个带有月交点的圆盘显示了月球轨道平面的位置。每当新月或满月恰巧经过一个节点,就会出现日食或月食。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也同时显示出来了。
金星和火星,相邻的行星
每当黄昏和夜晚,火星和金星都有着一副令人着迷的景象。它们的运动轨迹可能是前进或者倒退,它们可能缓慢移动或者稍微有点快。所有这些都可以在下面的显示盘上看到。从地球上看,细尼龙线有助于寻找行星。火星绕太阳运行的轨迹非常偏心。由此产生的不规则运动被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。火星轨道最接近太阳的那点(近日点)也被展现出来。
一天的时间,月亮的年龄
顶部中心显示的是标准时间——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时间。
左下方显示的是世界时间,这是地球划分时区的起点。
在这个的右边,显示的是恒星时间。这个时间是用来确定天文事件的。再下一部分,显示出德国中部的日出和日落时间。
还有一个月相图和一个显示月龄的钟盘,也就是从上一次新月到现今的时间。底部显示的是中欧时间CET(时区)、当地平均时间和当地的真实时间。这些也显示了富特旺根(Furtwangen)上空的太阳轨迹。
天体仪
苍穹中可见的部分由天体仪显示。这里演示了三个运行轨迹。首先,天空似乎每天旋转一次,这是地球每天自转的结果。然后,年转动这部分变得可见:但恒星每天运行的这部分就可以忽略了。而且,这个运行轨迹也不精确:每25,750年就会有一次额外的自转,这是岁差的结果,是地轴缓慢倾斜的结果。所有这些运行轨迹都会被考虑在内。
公历(格列高利历)和世界日历
日历信息可以在下面的显示部分找到。我们的公历有着十二个长短不等的月份,并且所有闰年都已经计算在内,显示在中心部分。所谓的世界日历上的日期可以在外圈上看到。一位美国女士,Elisabeth Achelis(1880-1973)从1930年开试图推广这一历法。
木星卫星的相互作用
自从1610年伽利略发现这些卫星以来,它们是被观测最广泛的天体之一。
卫星指针末端的小孔显示了卫星与中心木星的实际比例。
观察卫星在木星前后的运行过程以及这个行星投下的阴影,是非常吸引人的。这可以通过观察这两个宽指针来仔细追踪:
如果一颗卫星经过光区D,它就会移动到木星圆盘的前面;如果它在黑条S的上面,它就会在行星表面投下阴影。
另一方面,同一颗卫星在穿过阴影区时,就会消失在木星圆盘后面,如果卫星经过了V区,它就会被木星的阴影所笼罩。